◎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語言上的暗喻通常是指在說話時用一個詞來代表另一個詞的修辭手法。
視覺上的暗喻是指借用一個符號,使無形的產品具有生命力。舉個例子,你如何將“保險”視覺化?你無法將它用視覺形象表現出來。
這就是為什么保險公司是視覺暗喻或符號的大用戶,因為這些符號可以成為強有力的視覺錘。
旅行者( Travelers)公司用了一個小紅傘的符號設計來標示它提供的保險業務。它最近的語言設計是“在傘下更好”。紅傘的歷史可以說明視覺設計的持久力量。
1998年,誤入歧途想要創建一家金融產品超市的銀行巨頭花旗公司與旅行家集團合并。合并后公司名為“花旗集團”,它來代表金融超市的概念。大型聯合企業的歷史是暗淡的,花旗集團也不例外。合并后4年,花旗集團在首次公開募股中將旅行者公司分拆出去,但保留了仍有價值的小紅傘符號,并將它作為花旗集團標識的部分。
兩年后,旅行者公司被圣保羅集團( The St. Paul Companies)以160億美元收購。之后稱為圣保羅旅行者集團( The St. Paul Travelers Companies)。回頭看看銀行的情況。花旗集團數年來一直將小紅傘作為其銀行業務的代表符號,但大眾仍然認為紅傘代表“保險”在花旗集團開始使用小紅傘9年之后,花旗將這個符號賣給了圣保羅旅行者集團。后者迅即將名字改為旅行者集團(TheTravelers Companies)當時的執行官杰伊·費什曼( Jay Fishman)說:“雨傘對于旅行者這個名字的識別度是非常高的。”
當視覺與語言沖突時,視覺總是會贏。例如,在一張美女的照片上貼上“丑陋”的標簽。看到的人不會相信這個女人丑陋,但會認為是有人給這張照片貼錯了標簽,而不是按照這個標簽放錯了照片。
視覺總是會主導語言。
將小紅傘標標識設計賣給旅行者集團后,花旗集團和它旗下的其他品牌就沒有視覺錘了,包括花旗銀行、花旗金融、花旗貸款。
因此,這個公司就創造了一個紅色的“光環”,在我看來很像小紅傘的象征符號設計。這個紅色的光環并沒有像旅行者的小紅傘一樣發揮作用。比紅色的光環有效得多的紅色符號是紅帽子公司( Red hat,lnc.)的小紅帽。
紅帽子主導了電腦開放式操作系統 Linux的市場,它是微軟的主要對手。 Linux軟件是免費的,但公司基于對用戶的支持、培訓和服務整合盈利。在2010年,紅帽子的年收入達到9.09億美元,凈利潤率為11.8%。能夠將之語言化的視覺比那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抽象設計要強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