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某酒店管理層自然也很是著急,但遵循先人后事原則的他首先要找到一位能夠帶兵打仗的開發部高管。
初來乍到的經濟型酒店立下一個當時看來不可能完成的軍令狀——2006年年內開到20家分店,隨后帶著開發部的“幾條槍”準備開赴全國戰場。
在開赴前線前,酒店與開發部的同事作過交流,很多員工都提到,在租金談判時,好的物業往往吸引所有的經濟型酒店競爭,很多情況下是價高者得,而連鎖酒店因為房價比較低,就要對目標成本進行控制,出去談判的時候通常沒有價格優勢,這可以說是工作中存在的最難的問題。
連鎖酒店面臨的問題是,在品牌和價格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怎么和競爭對手肉搏,獲取理想的酒店VI和物業呢?
從形勢上看,從2006年開始,經濟型酒店進入了物業爭奪的“惡戰”階段,商務部與中國飯店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共計有100個,開業的店數超過1000家,比上一年多出50多個酒店品牌,開店數也翻了一番。
而在當時,幾乎所有的經濟型酒店VI設計目標都一致:搶占繁華地段的商業地產資源。理想的物業自然是供不應求,統計數字顯示,2006年、2007年經濟型酒店物業租賃成本平均上漲29%,在京滬地區的上漲幅度甚至超過了40%,一個優秀的物業基本都是幾家競爭對手在搶奪,甚至有時在一間辦公室里,坐滿了幾乎所有經濟型酒店品牌的談判者,所以有的物業干脆打出招標的旗號。
(注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酒店vi設計 http://www.ngaich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