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2004年初,美國大型零售商克儒格集團將其首選貨物進口港從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長灘港轉移到起初設施規模小得多的波特蘭港。
波特蘭港位于美國俄勒岡州的哥倫比亞河。現在看來,美國大型零售商克儒格集團決定把波特蘭港作為其主要進口港確實有其精明獨到之處,因為南部加利福尼亞港口的擁堵已經發展到讓人“談虎色變”的地步,而橫跨美國大陸的洲際鐵路運輸能力也捉襟見肘,力不從心,常常發生擁堵,無法滿足胃口越來越大的橫跨美國大陸鐵路轉運集團云集裝箱的需求。顯然,克儒格集團把進口集裝箱業務從長灘港轉到相對很少發生擁擠的波特蘭港,其目的就是:避免從亞洲尤其從中國大量進口的集裝箱貨物在抵到美國西海岸港口時發生船期耽擱。
作為美國內河港口的波特蘭港碼頭面積寬敞,泊位充足,與鐵路和高速公路網絡直接相連,而且最近幾年連續不斷擴大投資,提高了港口碼頭基礎設施規模。
波特蘭港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勞動力和港口碼頭土地費比加利福尼亞港口要便宜得多。波特蘭港航運部總經理薩姆羅德于2005年2月份對美國媒體說,波特蘭港從來沒有想過要發展成西雅圖港和塔科馬港那樣大的規模,但是每年確保未3家或者4家遠洋承運人提供裝卸服務的能力是綽綽有余的。
波特蘭港也有其固有的弱點,遠洋船舶必須沿著哥倫比亞河上溯108海里,需要8~10小時的額外航運時間,再就是河道水深有限,滿載55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舶很難順利抵達波特蘭港。但是不少遠洋承運人考慮到長灘港等美國西海岸港口常常要等候幾天才能進港,擁堵勢頭未有好轉,有時候也愿意讓較小噸位集裝箱船舶掛靠波特蘭港。例如,韓進集裝箱班輪中運力超過5500標準箱的均掛靠長灘港和奧克蘭港,而運力在4000標準箱的集裝箱班輪則掛靠波特蘭港。現在想克儒格集團這樣的一些托運也在擴大使用波特蘭港,將其作為主要進口港之一,不少美國進口和托運人正在波特蘭港附近地區投資設立分銷配送中心。
克儒格集團的做法就是快速反應中的精髓——事先反應。因為,從各方面的情報都可以看出,美國西海岸的絕大多數的港口都已經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貿易需求,擁堵是一個隨時都可能發生的風險。這時候,選擇波特蘭這個看似規模小的港口,反而是一個明智的應對即將到來的風險的有力行動。
其實前面介紹快速反應部隊的時候,就有一段話可以進行簡要概括,者就是“其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這段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軍事家孫武行軍制勝訣竅的闡述。
風是速度,風一般的速度使得它們集合如狼群出沒,使得原本弱小的它們因為速度和數量變得不可戰勝。企業營銷必須保持快節奏營銷模式,使得企業推廣達到高潮。
林是陣型,保持陣型的進攻才能在最小的傷亡上充分發揮各個單位的戰斗能力,給散亂陣形的敵人最沉重的打擊。在企業中就是組織結構。
火是進攻的競爭策略,強調字戰爭中將所有有用的資源全部搶奪回來,增強已方實力、削弱對方實力。
山是《Red Alert》中的防守戰,任憑敵人如何攻擊,防守大橋的軍隊絕對不能退一步。
快速反應,一切都需要像風一樣快速,但快不是以犧牲其他因素為代價,快速反應的快,是以有組織、進退有度、攻守兼備、有規劃、有決斷、善執行為基礎的。
在這里,我們首先應該重點關注的就是“快”。企業營銷必須迅速、高效率的達到企業宣傳營銷,以至于企業飛速的崛起和發展。
(注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酒店vi設計 http://www.ngaich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