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搶房的時代,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男子假離婚買房后哭暈,妻子要帶房嫁別人”。越是瘋狂的市場,國人的投機心理就越可怕。“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只是哭暈的那位大哥既然沒有處理后院起火的能力,又何必去招惹房市的火呢。
早在17世紀30年代的荷蘭,郁金香球的價格飛速上漲,令投資人欣喜若狂。一棵稀罕的極品郁金香球種售價可能相當于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在這股狂熱到達巔峰時,交易商們聚在小酒館中,瘋狂地進行三級郁金香球的期貨買賣他們希望一夜之間賺上比他們原先作為店主、藝術家或者是賣苦力時干上十年所賺的還要多得多的錢。投機狂潮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也的確如此。在1637年2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價格停止了上升,投機泡沫破滅,市場幾乎是頃刻之間崩潰了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企業何嘗不存在盲目跟風投機的思維?
早在O20大潮中,就催生了上門按摩、上門洗車、上門廚師等批風口上的創業企業,如今基本不見蹤影。2010年團購在我國興起,鼎盛時期全國涌現出6218家團購網站,經過千團大戰的洗禮,3年內團購網站死亡4670家,今天只剩下美團、百度、糯米等極少數玩家。2017年都說是共享經濟的時代,從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到萬物皆可共享,部分共享產品和服務的確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但也有一大批共享產品,以“共享”為噱頭來圈錢和炒作,盲目跟風投放的后果是資源浪費,擾亂了公共秩序,變共享經濟為“共亂經濟”。2017年6月13日,“悟空單車”官方微博發出通告稱:悟空單車正式宣布退出共享單車市場,從創立至宣布倒閉之時短短6個月的時間,其創始者稱已共計損失上百萬,向市場投放出去數千量單車也已盡數不見蹤影。“悟空”在資本相對薄弱且融資匱乏的前提下,不僅追風出世,且還把重慶當成了自家的“花果山”,結果在ofo和摩拜等共享巨無霸企業的合力“圍剿”之下,根本就無法立足。雖然悟空單車想出了諸多應對計劃,但ofo在重慶的一招免費騎行,就讓諸多計劃全部泡湯,根本就沒有給它留有實施計劃的機會和時間。創業不能跟風,尤其在資金有限、后續投入尚無保障的前提下,想在市場上獨占一畝三分地與巨無霸企業抗衡,無疑是“自尋短見”。
悟空單車企業的“天折”,更與城市以及騎行者的文明素質普遍有待提升存在重要關聯。企業總共投入市場1200輛單車,不到一年就有近90%的車輛“失蹤”或損毀,其運營成本之高令人咋舌。而在這樣的人文素質面前,共享單車欲實現健康發展, 顯然還有很長的“燒錢”之路。“共享單車”對社會和市場的綜合因素顯然缺乏足夠的應對和研判,這也是企業盲目跟風的重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