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2012年7月4日,美國的獨立日,我在這天登上了中國廣州暨南大學的講臺。在這所大學組織的一次整合營銷傳播的學術研討會上,我作為嘉賓演講人做了發言。我首先用中文跟聽眾說了聲“早上好”,那可是我唯一能說的中文,先粗略地介紹了自己的背景,然后開始演示全腦思維以及定位技巧。這樣的演講我已經進行過很多次,我很自信地認為這次也能獲得滿堂喝彩整個演講進行得很順利。在演講結束后有一段自由提問的時間。主持提問環節的是暨南大學的一位教授以及另外一名在香港某所大學念書的博士生。他們兩人都是整合營銷傳播方面的資深學者,這想想都令人生畏。我對整合營銷傳播的理解更多是實際操作層面的。事實上,我從來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廣告或者公共關系方面的課程萬一觀眾的問題太過理論或者學術的話,那樣很可能我就會出丑了。而毫無意外的是,這樣的情況就偏偏發生了一位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女生就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我也確信當時給的答案一點也沒有說服力。這也促使我之后展開了相關研究,并著手撰寫這個特殊章節。而這都是源于這位女生提出的一個問題。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全腦思維的產生?而我又該如何訓練自己成為一名具備全腦思維能力的人?”
在我開始用以下段落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請讓我解釋一下為什么那天我沒能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專注于全腦思維的開發運用。我幫助我的客戶成功開發了來自70多個消費類別的200多個新品牌,而這些新產品每年給我的客戶帶來超過4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全腦思維能力一直是我掙錢養家的本領。我是7個孩子的爸爸,而據相關專家的說法,在美國成功培養孩子的成本是每人30萬美元。這就是為什么那天我的解釋是那么的不靠譜,因為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一直在忙碌著替客戶,也在替自己掙錢,我壓根兒就沒認真鉆研過全腦思維的起源;而我的客戶只知道我有能力對他們的品牌進行精準的定位,他們從來不問,也不關心我是如何獲取到這種特殊能力的。
換言之,這位女生的問題值得好好地回答,至少我應該盡可能地解釋清楚。這也與這本書的宗旨相吻合,我將結合我的研究發現和個人體會盡可能地給出一個盡善盡美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