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偉大的福音傳道人比利·葛培理( Billy graham)以一個鄉下人的淳樸吸引了數百萬人進入體育場聽他講道。這些人是否真的被葛培理牧師所傳播的福音吸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葛培理牧師的真誠讓人們愿意敞開心扉接受他。即使有人離開葛培理布道大會,沒有接受葛培理牧師所傳播的基督福音,他們也會認為葛培理牧師已經分別與他們進行了交流。
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此時此刻,美國人正在努力保留他們的精神追求。我曾看過一幅畫著貝琪·羅斯縫制第一面美國國旗的畫。畫面上方有這樣一個標題:“時間會來檢驗我們的針腳!”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種族主義的針腳吧,它在美國依然存在……讓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外交政策的針腳,確保我們的目標能與美國夢一致……
你注意到這些過去或現在的成功者,這些不同年代的偉大演說家他們之間有什么共同之處了嗎?他們都是在講夢想,談抱負;他們不說恐懼,不談憤怒。他們在講述的過程中不斷地講故事,運用類比或暗喻等手法。
然而并非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優秀的溝通者或有效的領導者。比如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Steve Jobs)。毫無疑問,他是偉大的創新者、才華橫溢的概念設計生成者,若是提起技術或“標識概念創新設計”,他能侃侃而談。但若論激勵員工,他的表現就有太大的改進余地了。喬布斯這種唯我獨尊風格的人當然不會通過聯絡感情去激勵他人。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