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從事公關工作之初,沒聽到有人疾呼“危機管理”之重要性時,念管理出身的我總在心中納悶著,既有好的管理,何來酒店標識設計的危機?
反之,既稱之酒店標識設計危機,何來之管理?于是心中自有小小堅持,總以“酒店標識設計危機處理”一詞與人討論。(心中另有一番思索,議題管理VS,危機處理…….這是另話。)
幾年下來,經過數個個案的洗禮,總算窺得一面貌,不敢說經驗足夠,心得倒是可與眾看官分享。
由于生活水準提高,酒店消費者意識日漸高漲,社會大眾對酒店的產品、管理,以至于酒店道德、社會責任的要求,都較以往來得高許多。
而媒體、壓力公益團體,甚或民意代表隊酒店的監督也越來越嚴格,如果酒店體對潛在或醞釀中的危機沒有任何預警能力。
酒店標識設計的危機形成后又缺乏及時的應變處理能力,終將釀成對酒店形象,以至于財務上的重大損失,如1996年喧騰一時的“呂安妮事件”對臺塑集團形象、管理及估價的影響。
(注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酒店vi設計 http://www.ngaichon.com )